充滿手工感的部落風格擺飾,不僅是藝術品,更是讓居家充滿人味溫度的絕佳點綴。
馬蒂斯和畢卡索這些大師,無不受到部落美學啟發,成為偉大的世紀畫家代表。僅管當時的人可能對部落藝術的原始含義一無所知,但美感觸角能立即感受人類共通的美,藝術家們透過詮釋超越了過去西方藝術的格局,為下一個世代再創美學價值。
近年來部落風捲土重來,是不是又將創造一波全新的大流行呢?寬庭38分享整理9宮格的部落風單品,立馬打造最時尚又不退流行部落美宅!
馬蒂斯在遊歷各地部落文明的過程中,不斷受到當地色彩鮮豔的幾何圖案啟發,有如開啟“尋寶模式”,一再找到藝術家眼中的寶藏,例如他收藏了一大堆剛果的庫巴布,裝飾在自己的工作室中。晚年的最後一幅油畫《紅色室內》更是直接受到庫巴布線條感的強烈影響。
▲圖為寬庭共享廚房誠品南西店,運用庫巴布為裝飾,為空間增添人文氣質。
依卡(Ikat)古老的綁染技法,從印度到中亞,東南亞,日本,非洲和拉丁美洲,世界各地許多傳統文化都異曲同工的發展出Ikat獨特的織紋,有如水波紋般模糊的線條是它的特色。
雖然動物頭骨可能看起來嚇人,但搭配得宜卻會成為最加分的亮點,而且比利時的梵諾森品牌推出複刻頭骨,運用科技呈現與實物相同的逼真細節。
原住民製作的面具可遇不可求,藝術價值極高且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,絕對能為讓一面白牆的質感立即提升。
透過公平交易制度,越來越多的非洲婦女投入製作她們傳統的草編器皿行列,讓這一項手藝能夠永續經營。
透過先進的織布技術,將攝影師眼中的部落人像變成掛畫,也是近年來全球家飾界最受注目的單品之一。
不論是帶有可愛感的動物地墊,還是貨真價實的皮革,這些天然的紋路都讓人愛不釋手。
運用羽毛及貝殼製作成飾品是部落民族的悠久傳統,如果有幸看到它,就快點收藏吧!
掛在牆上的編織品,讓人感覺愉悅溫暖,如果頭骨對你來說太過驚悚,不如嘗試壁掛編織品吧!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